自罗氏定居后,呈坎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。宋、元、明时期,尤其是明代,呈坎达到了鼎盛。随着徽商的兴起,呈坎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,文化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。徽商们秉持着 “贾而好儒,贾德结合,儒政相通” 的理念,不仅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,还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与文化传承,使得呈坎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。朱熹曾在《罗氏族谱》序中称赞呈坎罗氏家族 “以进士发科嗣世家业赫,为歙文献称首”,可见当时呈坎的繁荣昌盛与人才辈出。

呈坎最为世人所称道的,当属其独特的村落布局。整个村落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八卦图,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景观。从高空俯瞰,呈坎被八座山峰环绕,这八座山峰分别是东面的灵金山、峰山,西有龙山、鲤王山,南临观音山、马鞍山,北靠葛山、长春山。它们高低错落,形态各异,似连非连,宛如八卦的八个方位,构成了天然的外八卦格局。而村落内部,龙溪河呈 “s” 形穿村而过,恰似八卦阴阳鱼的分界线,将村落一分为二,形成了独特的阴阳平衡之势。围绕着龙溪河,呈坎构建了三街九十九巷的街巷体系,这些街巷纵横交错,曲折幽深,宛如迷宫一般。若不是熟悉路况的当地人引领,初入其中的游客很容易迷失方向。在街巷的布局上,呈坎充分考虑了排水、防火、通风等实际需求,同时也融入了风水理念。两条水圳将众川河水引入村中,街街巷巷皆有水沟相伴,门前溪水潺潺流淌,既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,又寓意着 “聚水如聚财、纳四水于村中”,象征着财源茂盛、源远流长。在村南两条水圳交汇处,还建有一座水碓,充分利用水利资源,展现了古人的智慧。

呈坎的建筑风格极具特色,是徽派建筑的杰出代表。这里保存着数量众多、分布集中、类型丰富、文物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体,其中明代建筑更是瑰宝中的瑰宝。如果说黟县西递是清代民居博物馆,那么呈坎则当之无愧是明代民居博物馆。走进呈坎,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。古民居、古祠堂、古桥、古亭、古井等古建筑星罗棋布,每一处建筑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。

罗东舒祠,又称宝伦阁,是呈坎古建筑中的杰出代表,被誉为 “中华第一祠”。这座祠堂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,历时 70 余年才得以建成,其规模宏大,建筑艺术精湛,令人叹为观止。祠堂占地面积达 3000 多平方米,由影壁、棂星门、左右碑亭、仪门、两庑、享堂、宝伦阁等部分组成。整个建筑采用了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,气势恢宏,庄严肃穆。宝伦阁是祠堂的主体建筑,为重檐歇山顶,面阔十一间,进深四间,高大雄伟。其梁枋、斗拱、雀替等木构件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,有神话传说、历史故事、花鸟鱼虫等,刀法细腻,线条流畅,造型逼真,栩栩如生,展现了徽派木雕的高超技艺。祠堂内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,如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所题的 “彝伦悠叙” 匾,该匾长度达 6 米,宽 2.5 米,被誉为 “匾中之王”“天下第一匾”,字体刚劲有力,气势磅礴,为罗东舒祠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
除了罗东舒祠,呈坎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古建筑。长春社,宋建明修,是徽州仅存的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公共建筑。这座建筑虽历经岁月沧桑,但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风貌,对于研究徽州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。元代建筑罗会泰宅(俗称老虎洞),呈正方形,高大精美,宛如古堡,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众多徽派建筑中独树一帜。在呈坎的明清建筑中,还有众多各具特色的民居。这些民居的木雕、砖雕、石雕堪称一绝,无论是门窗上的花纹、梁柱上的雕刻,还是门楼、照壁上的装饰,都展现了徽派建筑艺术的精湛工艺。木雕的细腻、砖雕的精致、石雕的大气,相互映衬,将古、大、美、雅的徽派建筑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例如,罗会炯宅(罗应鹤官邸)的石牌楼门罩,气势恢宏,雕刻精美;罗会炳宅(俗称石柱厅)的木牌楼门罩、须弥座、高大客厅和独柱旋转楼梯,设计精巧,工艺精湛;罗长铭宅的天井鱼池,小巧玲珑,充满生活情趣;罗季颖宅雕甍镂栋,美轮美奂,彰显着主人的高雅品味。

呈坎不仅建筑风格独特,自然风光也十分秀丽。这里青山环抱,绿水长流,四季景色各异,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。春天,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竞相绽放,金黄的花海与粉墙黛瓦的古民居相互映衬,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图;夏天,青山翠竹郁郁葱葱,龙溪河水清澈见底,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;秋天,枫叶如丹,银杏金黄,与古村的徽派建筑相映成趣,宛如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;冬天,若遇一场瑞雪,整个村落银装素裹,粉墙黛瓦在白雪的覆盖下更显古朴典雅,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。呈坎的 “八景” 更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,令人陶醉其中。“永兴甘泉”,一泓清泉从石缝中潺潺流出,水质甘洌,常年不涸,是呈坎的生命之泉;“朱村曙光”,晨曦初照,朱村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辉之中,充满了生机与希望;“灵金灯现”,夜幕降临,灵金山上仿佛有灯火闪烁,神秘而迷人;“众峰凝翠”,四周山峰郁郁葱葱,翠色欲滴,宛如一幅天然的绿色屏障;“鲤池鱼化”,传说鲤鱼在此池中修炼成仙,充满了神秘色彩;“道院仙升”,道教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,仿佛人间仙境;“天都雪霁”,雪后天晴,远处的天都峰银装素裹,壮丽无比;“山寺晓钟”,清晨,古寺的钟声悠扬传来,唤醒了沉睡的村落,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。

呈坎历史上人才辈出,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。宋代吏部尚书罗汝楫,为官清正廉洁,政绩卓著;安徽省第一部地方《新安志》作者罗愿,学识渊博,著述颇丰;元代国子监祭酒罗绮,在教育领域贡献卓越;明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罗应鹤,刚正不阿,敢于直言;制墨大家罗龙文,其制作的墨品质上乘,被誉为 “龙香剂”;地理学家罗洪先,绘制的《广舆图》对后世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;清代朝议大夫罗宏化、奉直大夫翰林罗廷梅,在文化领域颇有建树;“扬州八怪” 后起之秀罗聘,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在画坛独树一帜;近现代钦点内阁中书孙中山秘书罗会坦,为民主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;文物鉴赏家罗长铭,对文物研究和保护有着深厚的造诣;当代物理学家罗辽复,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。这些杰出人物的涌现,充分彰显了呈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。

岁月悠悠,呈坎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流淌,虽历经风雨,却依然保持着那份古朴与宁静。它不仅是一座古村落,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教科书,每一块石板路、每一座古建筑、每一个传说,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,见证着岁月的变迁。如今,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呈坎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神秘面纱。然而,在发展旅游的同时,如何保护好这座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,成为了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。我们希望呈坎能够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,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文化根脉,继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,让后人也能领略到它的魅力与风采,让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传承下去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永恒的明珠 。

#旅游出行科普#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